2025年自主品牌以64%的市场份额重塑行业格局,吉利控股集团用193万辆总销量、30%同比增速的答卷,诠释着传统车企转型的范本价值。当行业平均增速定格在10.8%时,吉利汽车控股(0175.HK)以140.9万辆销量、47%同比增幅的爆发力,在自主品牌阵营中划出陡峭的增长曲线。
数据维度揭示的转型深度更具说服力:新能源板块72.5万辆销量、126%同比增速、52%整体渗透率的成绩单,标志着吉利已完成从燃油车霸主到新能源领跑者的身份转换。旗下吉利银河系列232%的爆发式增长,印证着技术路线切换的成功;领克品牌22%的稳健增幅与极氪品牌9万辆的规模突破,则构建起多层次的产品矩阵。
技术投入的收获期
在哈尔滨亚冬会与世界运动会的赛场上,吉利提供的赛事服务车辆成为检验产品力的移动展台。这种将技术实力与重大活动绑定的策略,背后是吉利对自身产品可靠性的充分自信——全球首个全域AI智能化布局的”千里浩瀚”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,以1400TOPS算力覆盖架构、动力、底盘、座舱全领域,构建起传统车企转型的技术护城河。
三电系统的垂直整合更具战略意义。通过将电池业务整合为”神盾金砖电池”,吉利实现安全系统与电芯的自研自产,这种对核心部件的掌控力,在行业普遍采用外购电池的当下显得尤为珍贵。当其他车企还在价格战中挣扎时,吉利已通过技术降本开辟出新的竞争维度。
全球市场的深耕与突破
吉利汽车上半年海外出口销量达184,114辆,产品出海与渠道建设实现双重突破。吉利国际EX5同步登陆亚德里亚区域六个重要市场,标志着全球化战略进入新阶段;领克品牌欧洲市场销量突破万台,展现中国高端品牌在成熟市场的竞争力;极氪能源联袂易充站(香港)接入当地170+座充电站,为港澳市场布局补能网络。
这种”技术+市场”的双轮驱动模式,在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板块同样显现成效。上半年远程超级VAN将作为新能源出租车投入香港公共交通运营,64,443辆的销量与55%同比增速,印证着吉利在商用车新能源化领域的先发优势。
行业拐点下的吉利路径
在汽车行业利润率持续低于工业平均水平的背景下,吉利通过技术溢价实现增长质量的提升。1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、4家零碳工厂的产能布局,配合”基石计划”未来三年培养3000名应用型人才的目标,展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思维。
这种发展路径的成效已反映在市场端:吉利中国星系列连续16个月稳居自主品牌燃油车第一,沃尔沃汽车新能源全球销量155,019辆、44%的渗透率,极星汽车补能网络成为欧洲规模最大的公共充电网络之一。当行业进入动态调整期,吉利用技术投入构筑的竞争壁垒,正转化为穿越周期的底气。
当前车市虽处淡季,但吉利的转型实践已为行业指明方向——从规模竞争转向质量竞争,从价格比拼升级为技术博弈。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销量数字的跃升,更在于对未来出行生态的深度布局。当其他车企还在模仿跟进时,吉利已用实际行动重新定义着汽车产业的边界。
本文来自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auto.hqxnyb.com/4061.html